生鲜电商,逃脱生死局?
叮咚买菜终于看到了前置仓的希望。
2月13日,叮咚买菜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该季度实现营收62.0亿元,同比增长13.1%;Non-GAAP(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)净利润为1.16亿元,同时首次实现了单季GAAP(美国通用会计准则)净利润转正,实现全面盈利。
此外,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该季度叮咚买菜营收为66.3亿元,同比增长42.8%;Non-GAAP(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)净利润2060万元,单季GAAP(美国通用会计准则),净亏损为3450万元,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。
也就是说,叮咚买菜继第二季度阶段性盈利后,第四季度又成功实现了全面盈利,“造血”能力进一步提高。
同时,2022年全年叮咚买菜的成本控制也可圈可点。财报显示,该季度叮咚买菜的成本与费用为61.55亿元,较2021年同期的65.23亿元下降5.6%。其中,履约成本为14.94亿元,同比下降16.4%。
履约成本一直以来都是生鲜电商评定盈亏情况的重点考量因素,尤其在履约成本较高的前置仓模式之下,更是展现盈利能力的核心标准。
以2021年第三季度为例,该季度叮咚买菜履约成本占其总营收比重的37.3%,将近四成。
但是在2022年第三季度,叮咚买菜履约成本占其总营收的比重为26.8%,第四季度为24.1%,大幅下降。
叮咚买菜之所以能将履约成本的占比控制在25%左右,无非是因为它意识到生鲜电商的风口已过,而今最重要的是止住亏损,好好活着。
也是基于此,叮咚买菜开始“断臂求生”,牺牲规模才得以维持盈利。
2022年前11个月,叮咚买菜陆续撤出珠海、唐山、厦门等十余个城市。截至目前,叮咚买菜APP上显示,已开通城市为27个,相较于巅峰时期减少了10个城市。
此外,在保持正常运营的城市中,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数量也大有缩减。
可以说,叮咚买菜能够实现盈利,关键在于撤城关仓实现的履约成本下降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2022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,叮咚买菜净亏损分别达4.774亿元、3450万元、3.45亿元。2022年全年其净亏损为8.07亿元,近四年累计亏损超122亿元。
显然,即便实现了全面盈利,叮咚买菜依旧没能完全摆脱亏损魔咒。
相较于身陷囹圄的每日优鲜,叮咚买菜的全面盈利总算是给前置仓模式注入了一剂强心剂。
但是众所周知,前置仓的烧钱速度远远超过赚钱的速度,这种模式下的生鲜电商企业想实现盈利,实在是万般艰难。
就拿一线城市为例,在这些城市前置仓的面积基本在200-300平米之间,这样一个前置仓的前期投入大约为50万,在这种情况下,生鲜电商平台要想实现盈利,除了要保证高订单量,还要提高客单价、履约费用。
这就意味着,采用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平台需要调整商品和服务,才有可能成功实现扭亏为盈。
在这一点上,2021年叮咚买菜将“商品力是第一推动力”作为策略,从供给和研发两方面下手,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具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。
供给方面,叮咚买菜的生鲜商品SKU累计超1万个,商品种类包括优质蔬菜、水果、水产、肉禽等,80%以上源自产地直采,直供产地达350个,直供供应商超600家。
研发方面,目前叮咚买菜与优诺、永璞、朝日唯品、优形、每日黑巧等多个热门品牌进行了商品研发。
截至目前,叮咚买菜已经打造了“叮咚大满冠”、“叮咚王牌菜”、“良芯匠人”、“保萝工坊”、“叮咚好食光”等20余个自有品牌,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。
整体来看,与2021年第三季度相比,叮咚买菜2022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、履约费用率、营销费用率均实现了优化,尤其是毛利率优化了近15个百分点。
这份成绩单足以证明叮咚买菜商品力布局的可行性,也给前置仓模式带来了一点希望。
不过就目前看来,前置仓还是最烧钱的模式,未来叮咚买菜还需要探索出更有针对性的盈利方式。
2022年年底,盒马宣布其主力业态盒马鲜生实现盈利。虽然在此之前,盒马的盈利能力一直不被看好。
但事实证明,在店仓一体模式下,盒马鲜生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双线布局,以店作为仓,进行即时配送,在经营的同时,用线下盈利弥补线上亏损的方式是具有一定造血能力的。
对此,有业内人士表示,盒马实现盈利最主要的原因是盒马较为合理的商业模式设计,特别是以打造商品力为基础的新零售模式。
此前盒马CEO侯毅也曾表示“商品力是盒马唯一的核心竞争力”,而前面也谈到,叮咚买菜将“商品力作为第一推动力”的策略,这足以说明商品力对生鲜电商平台的重要性。
从整个行业来看,商品力已经成为了生鲜电商平台的制胜关键。
事实上,不管平台选择的是前置仓模式、店仓一体化模式还是社区团购模式(美团优选、多多买菜),高成本、高损耗、低毛利率、低客单价都是他们的痛点所在。
有数据显示,整个生鲜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15%,而化妆品行业平均毛利率高达60%-80%,相差甚远。
此外,我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,4%营收持平,88%亏损,且其中7%巨额亏损,最终只有1%实现盈利。
显然,目前市场上能够实现全面盈利的平台屈指可数。由于长期看不到盈利的曙光,2022年以来,收缩、裁员和降本成为了生鲜电商行业的主旋律。
如今看来,在烧钱大战结束、消费趋于理性的背景下,盲目追求扩张速度的时代早已过去,现如今只有加大供应链投入,提高商品力才是实现盈利的根本。
以盒马为例,2019年起,盒马就在积极推动供应链中心的建设,自此盒马自有生鲜物流网络开始成型。
如今,盒马已经打造了56个常温和冷链仓、22个加工中心,10个活鲜暂养仓,建立了产地仓、水产品暂养仓、地区仓、到店仓合一的完整仓配体系。
可以说,盒马能实现全面盈利,少不了供应链的助力。
此外,在今年1月的叮咚买菜管理层会议上,叮咚买菜管理层也表示,公司将坚定的信念与信仰,长期深耕供应链和商品力。
从盒马和叮咚买菜身上也能看出,生鲜电商平台的制胜关键除了商品力还有供应链,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这两者的建设,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。
这些尝试,能否带领平台竞速突围,依旧无法盖棺定论。
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行业发展前期,生鲜电商平台由于疯狂扩张导致的亏损,令平台在短期内无法回血,未来用规模换盈利或将成为常态。
总之,对所有生鲜电商平台来说,熬过这场行业寒冬,才能迎来春天。至于谁能走到终局,现在还未可知。
文章转发自电商行业微信公众号,版权归其所有。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。
Copyright © 2023-2024.Company 短视频duanshipin.vip All rights reserved.短视频